主管单位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主办单位    四川省建材工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四川建材杂志有限公司
 
地       址     四川省成都市恒德路6号
邮       编     610081
电       话     028-83347879
E-mail:scjc028@163.com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2-401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51-1175/TU
发 行 范 围       公开发行

建筑材料

  • 振动对新拌混凝土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

    曹国栋;白亚龙;邓代强;姜胜强;

    振动可改善新拌混凝土的物理性能,过度振动会造成混凝土离析和泌水。为研究振动对新拌混凝土物理性能的影响,制备三种混凝土。设计L型箱试验、匀质性和泌水试验、振动有效半径试验,分别研究振动前后混凝土在L型箱的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流动距离、振动时间对混凝土匀质性和泌水的影响,混凝土流动性能和棒径对振动有效作用半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显著提高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随着振动时间的增加,混凝土的匀质性先增加后减小,不同混凝土的最佳振动时间不同,对于流动性差的混凝土需要更长的振动时间。不同流变性能的新拌混凝土的振动有效作用半径不同,作用半径与混凝土流动性和棒径呈正相关关系。

    2025年07期 v.51;No.29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绵城市建设中玄武岩纤维透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肖逸菲;韩记;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解决城市雨水管理问题的一种创新理念,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透水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增强材料,其在提升透水混凝土性能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介绍玄武岩纤维的特点及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优势,总结近年来玄武岩纤维在透水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重点探讨其对透水混凝土透水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应集中在优化纤维掺量和改进工艺,以促进玄武岩纤维透水混凝土的性能进一步提升,扩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025年07期 v.51;No.299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钻孔灌注桩废泥浆资源化利用研究综述

    王雅;杨飞;

    泥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程辅助材料,它主要由膨润土、黏性土、水和各种外加剂所组成,在使用过程中,泥浆的理化性质会逐渐变差,当不满足相关规定时,应当被废弃,这些废弃泥浆的体量大,具有较高的含水率、压缩性以及强度极低等特性,并且细颗粒含量大,没有固定的形态,这些性质使得其在自然状态下沉降速度极为缓慢,如何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是目前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问题。通过大量梳理相关文献,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泥浆脱水、泥浆固化、废弃泥浆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2025年07期 v.51;No.299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磁场和压力对磁性形状记忆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

    严响;

    利用设计的磁性形状记忆合金(MSMA)试验装置,通过对MSMA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外加磁场和外加压力对其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外加磁场的增加,MSMA的形变量逐渐增大,但在磁场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形变量趋于稳定,不再继续增大。而保持外加磁场一定的情况下,外加压力的增加则导致MSMA样品的形变量减小,最终MSMA不再发生形变。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外加磁场和外加压力对MSMA性能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这为进一步优化和应用MSMA材料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年07期 v.51;No.299 13-1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减水剂对固化土流动度影响的研究

    李昌厚;黄帅鑫;厉王锴;

    为探究聚羧酸、木质磺酸钙(木钙)两种减水剂对固化土流动度的影响规律,通过直径与高度均为80 mm圆柱形有机玻璃圆筒对添加不同掺量减水剂的固化土开展流动度测试。结果表明,固化土流动度均随两种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减水剂掺量在1%以内时,两种减水剂对固化土的提升效果基本一致;当减水剂掺量超过1%后,木钙减水剂对固化土的流动度提升效果开始超越聚羧酸减水剂;当减水剂掺量达到4%时,木钙减水剂相对于聚羧酸减水剂对固化土流动度的影响提高约27%;从黏土矿物对聚羧酸吸附的角度阐述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效果降低的原因。

    2025年07期 v.51;No.299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材有害物质释放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吴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居住环境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室内空气质量作为影响居民健康和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受到广泛关注。而建筑材料作为构建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然而,一些建筑材料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甲醛、苯等,可能会释放到室内空气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这些有害物质的释放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空气质量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包括呼吸道疾病、过敏反应等。基于此,加强对建筑材料有害物质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7期 v.51;No.299 18-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房屋建筑节能材料在超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

    林君;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被动低能耗建筑作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采暖能耗逐年下降至15 kW/(m~2·a),然而,建筑围护结构散热问题严重制约了建筑能效的进一步提升。以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CFD软件构建耦合传热模型,结合ICEM网格剖分和FLUENT求解器,定量评估不同工况条件下各层和竖缝板的热损耗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缝宽≤3 mm时,传热主要为导热,当板缝宽度≥6 mm时,为52.3%热辐射损失占比;当缝隙宽度≤4 mm时,温度场基本保持不变,而当宽度≥6 mm时,对流换热明显增强。

    2025年07期 v.51;No.299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冻融劣化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金泽;陈珠丽;

    面对全球气候变迁,尤其是随着极端气候环境的不断出现,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日益引起工程界的高度重视。主要研究混凝土在干湿冻融作用下损伤衰变演化规律,通过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评价试件的损伤程度,探究混凝土的抗冻、抗渗性能以及强度衰减劣化规律,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7期 v.51;No.299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建筑设计与规划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建筑综述

    何东峰;王建平;张涛;吴文民;

    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建筑为主要研究内容展开分析,旨在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总结应急建筑现阶段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应急建筑的特点及已有的文献资料,指出其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以期为今后应急建筑的工程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2025年07期 v.51;No.299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寒地城市地铁站出入口空间设计研究

    许怡茹;李雷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经历近十年的急速发展,成为人们最常使用的出行方式,地铁站成为人们常使用的公共建筑之一。与国外不同,我国地下建筑的发展起步较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模式也逐渐成为主流,而地铁站的出入口作为连接地上和地下的节点空间,连接着核心的城市建筑、商圈、学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地下空间有着恒温、恒湿等可以抵抗寒地风雪气候的显著优势。研究使用者的行为和需求,从解决形式与功能两方面出发,试图寻找更加适合寒地城市、有特色、可持续的地铁站出入口设计方向。

    2025年07期 v.51;No.299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中医医院建筑设计探究——以毕节市纳雍县中医医院设计为例

    陈佳伟;张伟;

    中医医院设计需兼顾传统医学特色与现代医疗功能,是医疗建筑领域的重要课题。以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中医医院设计为例,从项目背景、方案构思、中医特色空间营造、总体设计及建筑单体设计等方面展开分析,重点探讨如何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中医医院设计中,通过节能环保技术、自然通风采光等策略,打造生态友好的医疗环境,同时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中医诊疗空间,为同类项目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2025年07期 v.51;No.299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勘察与测绘

  • 全站仪悬臂式三角高程设计及应用

    闫贺萍;杨丁亮;王玥;王思棋;宿迁学院;

    为实现对向三角高程同时同路径观测,设计“龙门吊”悬臂式工装,将棱镜同轴加装在全站仪提把上方。通过标定提把上方棱镜中心与全站仪中心的高差,间接获取两台全站仪中心的高差,从而优化高低双棱镜法测量流程,避免了偶数条对向观测边的要求。在校园开展二等附合水准测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方法满足二等水准已测高差之差的检核要求,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而开展西藏尼洋河二等跨河水准应用,结果表明,文章方法的全中误差为1.5 mm,满足二等水准全中误差要求;与四边形法、高低双棱镜法比较,该方法测量效率、全中误差较高低双棱镜法分别提高了46%、28%,较四边形法分别提高了13%、17%,验证了同时同路径三角高程法利于提高高程传递精度和测量效率。

    2025年07期 v.51;No.299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洪磊;袁自波;

    无人机航拍技术主要适用于测绘工程的数据信息采集、测量、分析处理等多个环节,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集成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测绘工程测量结果的精准性。结合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原理、结构组成、应用优势,在测绘工程测量作业实际开展过程中必须做好航线规划和工程测量工作、构建测量区域控制网、实施外业航摄作业、处理航摄数据、影像资料等,同时明确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适用范围,从无人机飞行姿态与传感器设置、无人机起降与飞行中的抗风能力两方面着手强调相关注意事项。

    2025年07期 v.51;No.299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垂直位移观测在镇江古运河保护中的应用

    徐存伟;

    从项目背景、观测数据分析与应用、垂直位移观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等方面阐述垂直位移观测在古运河保护中的应用。通过垂直位移观测项目,可以确保古运河的结构安全和完整性,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并为未来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垂直位移观测项目在考古、地质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年07期 v.51;No.299 44-4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结构设计与工程抗震

  • 玄武岩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研究进展

    刘睿之;任厚洪;刘宗川;梁瑾垚;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领域运用最多的结构形式之一,结构稳定性随着结构服役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同时,环境侵蚀、地震、火灾等客观因素也严重影响结构安全性,为保证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玄武岩纤维加固技术是一种经济、高效、绿色的加固方法,为更好地研究该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运用,对近年来该技术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试验研究展开梳理和总结。分别对玄武岩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梁、其他钢筋混凝土结构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展开归纳和总结,并对该加固技术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后续该技术在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运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51;No.299 48-5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框架结构建筑加固技术应用分析

    牛瑶瑶;

    当前,在建筑结构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年限增长,老旧建筑数量增加,其框架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降低,甚至存在一些老化、缺陷等问题。应用加固技术可以提高框架结构建筑的稳定性,使建筑框架结构能够满足安全使用标准。分析框架结构建筑加固技术应用的优势,结合原则探索框架结构建筑加固技术应用要点,并提出一系列注意事项,为框架结构建筑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7期 v.51;No.299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三维谱元法的1739年平罗Ms8.0地震动放大效应研究

    李洋;袁安琪;

    利用银川盆地内部钻孔数据、浅层速度结构和盆地基底面构造等资料,通过盆地内强震动观测台阵建立1739年平罗Ms8.0地震震源,并建立银川盆地的三维盆地模型。基于谱元法,采用断层震源模型模拟Ms8.0地震,具体分析盆地模型和基岩均匀半空间模型的盆地放大效应。研究表明,盆地深度越大,盆地基底变化越陡峭的区域(盆地凹陷),盆地对地震动放大作用越明显。

    2025年07期 v.51;No.299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电贮液结构不同隔震基频的地震响应研究

    樊一江;余智锐;大连大学;

    隔震基频是指隔震系统的固有频率,它对于减震效果和结构响应至关重要。为研究考虑液固耦合核电储液结构在不同隔震基频下的地震响应,先用大型商业软件ANSYS建立液固耦合结构和隔震支座模型,输入地震动,在选定阻尼比ξ=0.25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考虑基频ω分别等于2、3、4 rad/s时的隔震效果,对其加速度、位移、基底剪力和晃动波高进行时程分析。研究不同隔震基频条件下的地震响应,为贮液结构的地震设计和抗震性能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用指导。

    2025年07期 v.51;No.299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循环加载中花篮悬挑架疲劳及损伤研究

    孙光科;戴鹏;刘金明;

    在建筑施工中,花篮悬挑架的性能关乎施工安全与效率,传统悬挑架因结构与连接缺陷,易出现疲劳损伤等问题。为解决该难题,对花篮悬挑架开展优化设计,构建“主副梁协同悬挑+斜撑辅助”的新型结构体系,并采用“焊接+螺栓锚固”的连接方式,借助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循环加载试验,量化分析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悬挑架斜撑、主梁关键部位应力增长放缓,规避了应力超限风险。加载5 000次后,结构疲劳寿命剩余比例达50%,且各构件损伤程度更低,大幅提升结构耐久性与服役周期。

    2025年07期 v.51;No.299 64-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NSGA-Ⅲ的自由曲面单层网壳多目标优化

    曾雨星;

    为综合考虑结构静力性能、经济指标和几何指标的要求,提出了自由曲面单层网壳多目标形态优化方法。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结构形状控制参数和杆件截面尺寸为优化变量,结构应变能、用钢量和杆长标准差为优化目标,采用NSGA-Ⅲ算法对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基于多目标优化得到最终Pareto解集,采用TOPSIS法进行多目标决策得到最优解对应的网壳结构形态。结果表明,最优解对应的网壳与初始网壳相比,应变能、用钢量和杆长标准差分别降低了51.4%、35.3%和6.1%,在施加跨度的1/300缺陷情况下的网壳静力极限承载力提高了41.9%。

    2025年07期 v.51;No.299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砌体墙拆除引起墙体开裂事故分析与处理

    王猛;张保超;吴佳强;甘德家;吕伟荣;

    湖南某商贸城因6层承重横墙拆除导致传力路径改变,在下部薄弱位置引起墙体的严重开裂和变形,影响下部楼层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结构安全。针对上述问题,实际工程中采取了恢复原结构形式结合对开裂墙体进行结构修复的综合处理方案。加固一年后的实际效果表明,该方案能切实保证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2025年07期 v.51;No.299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地基基础与岩土工程

  • 桩基完整性检测中低应变反射波法的技术应用

    赵度鑫;

    随着工程建设中桩基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桩基检测方法存在费用高、效率低等问题。有着无损、快速和高效特点的低应变反射波法成为桩基检测领域的重要技术。对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对该方法的检测流程、数据处理方法和评估标准予以分析,然后对桩基缺陷的识别与反射波特征之间关系加以探讨。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低应变反射波法在不同类型桩基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验证其在实际工程中有效性与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桩基缺陷、提高检测精度、减少施工风险,对于提升桩基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2025年07期 v.51;No.299 74-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荷载-盐溶液对压实膨润土膨胀性能的影响

    付文青;孟强;李华健;

    膨润土因自身优良性质被选为处置库工程屏障材料,在实际工程中膨润土会受到含盐地下水侵扰,严重影响膨润土的膨胀性能。利用NaCl-Na_2SO_4溶液模拟地下水,探究荷载-盐溶液对膨润土膨胀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分形理论分析膨润土的膨胀性能变化并给出具体e_m-p_e表达式。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高荷载条件下膨胀过程中回落再上升现象,膨润土膨胀性能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通过分形理论分析发现0.1~1.0 mol/L盐溶液可共用一条e_m-p_e曲线;随盐浓度逐级增加膨润土表面分维D_s增加,膨胀系数K下降。

    2025年07期 v.51;No.299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含膏盐红层岩体浸水强度弱化特征研究

    李雪梅;沈攀;

    含膏盐红层岩系在地下水的作用下,易被溶蚀分解,受环境水影响较为明显。以成都地区广泛分布的含膏盐红层岩为例,将含膏泥岩在酸性、碱性、中性三类环境水中浸泡试验6个月,分析溶蚀环境水的pH值、环境水矿化度、浸泡后泥岩峰值抗压强度,研究含膏盐岩的溶蚀特征;并对浸泡0、7、14 d中性溶液中岩体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样,获得环境水对含膏盐岩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膏盐红层泥岩在酸性环境水的作用下,化学溶解、溶蚀作用强于中性和碱性环境;且泥岩峰值抗压强度随浸水天数的增加而线性降低,降低比率约为20%~30%/7 d;随环境水温度升高呈阶段波动增减变化,含膏泥岩峰值强度表现最差温度为30℃左右。研究成果对充分发挥红层软岩潜在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2025年07期 v.51;No.299 80-8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矿回采巷道变形破坏规律分析

    周桂杰;徐静珂;高搏;

    回采巷道是采煤运输的关键巷道。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巷道开挖完成后,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巷道顶底板为岩石岩性,两帮为实体煤,因此两帮水平位移大,变形剧烈。巷道开挖会引起应力集中现象,巷道开挖改变了围岩的三向应力状态,致使巷道围岩由三向应力状态变为二向应力状态,原始平衡被破坏,巷道围岩受力变形大。塑性区顶板破坏范围大,支护设计时要加强巷道顶板支护。

    2025年07期 v.51;No.299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群桩加固倾斜软土地基三维稳定性分析

    宋亚亚;罗云华;

    为研究群桩加固倾斜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及稳定性,建立路堤荷载作用下群桩加固倾斜软土地基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桩长、桩间距和软土层倾角等参数对群桩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软土层倾角的变化会导致软土层厚度变化,进而影响倾斜软土地基的稳定性。随着桩间距的减小及桩长的增加,倾斜软土地基变形逐渐减小,路堤安全系数逐渐增大,过度减小桩间距或增大桩长后,加固效果提高不大。

    2025年07期 v.51;No.299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不同存储条件对岩石试样扰动程度的试验研究

    庞波;陆亚兵;李修平;

    岩土试样保存期间的扰动将直接决定室内测试成果,影响工程勘察评价,进而影响工程安全性及经济性。为研究实际生产中常见场景下试样所受扰动大小,设置暴晒、泡水、阴凉三种工况,将岩体试样分别存储3、7、10 d后进行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环境对样品的扰动作用随时间逐渐加快,泡水及阴凉工况均会引起试样强度的明显降低,而暴晒下岩体强度的变化则与其胶结类型有关,建议勘察现场对岩石试样进行包装后优先选用泡水或阴凉方式存放。对勘察现场岩土试样保存方法的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5年07期 v.51;No.299 89-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IM软件在桩基工程施工中可视化研究

    吕凯;

    针对复杂地层,部分工程项目在进行桩基工程时,工程桩需嵌入岩层一定深度,若仍按照传统的二维勘探资料来确定桩长会存在表达不完整、传递效率低、终孔深度不准确、计算工作量大等问题。同时,二维图纸并不能准确、真实地表达地下岩层分布情况,容易导致工程桩桩长数据出现偏差,极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质量问题。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急需一种新的方式来确定终孔深度及桩长。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同时也为桩基工程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运用BIM建模软件建立桩基工程的三维地质模型,模拟土层与岩层的真实分布。在同一坐标系下,根据已有的桩基设计图纸建立桩基础模型,把地质模型与桩基础模型相结合,可将复杂、抽象的勘察数据转化为高效、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为桩基工程实施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预估桩长的方式。此方法简单快捷,且预估的桩长较为准确。

    2025年07期 v.51;No.299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平衡测桩法中“平衡点”位置确定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

    郑伟强;

    自平衡测桩法因其在施工及经济上的优势在桩基承载力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确定“平衡点”位置作为该方法应用时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因其计算受到设计参数、计算模型、桩型、施工工艺及质量等多方面的影响变得非常复杂和困难,而受到行内人士的广泛探讨。因此,就“平衡点”计算中遇到的问题、引发的后果及改进方法进行探讨。

    2025年07期 v.51;No.299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基基础超声波检测方法的优化与改进

    邓相林;

    随着建筑结构日益复杂,地基基础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变得尤为重要。超声波检测技术因其非破坏性和高效性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基础的检测。然而,现有的超声波检测方法仍存在信号衰减、噪声干扰以及缺陷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探讨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并从信号增强与去噪、信号识别与缺陷定位以及检测设备优化三个方面提出一系列优化策略,包括自适应滤波、小波变换、盲信号分离等技术,以期有效提升地基基础超声波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5年07期 v.51;No.299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施工

  • 建筑施工现场常见抑尘方式的抗风蚀性能对比分析

    王子毅;杨国琴;戴欣兰;唐子林;徐咏;

    建筑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大风天气在一些地区颇为常见,给施工作业活动带来种种挑战。因此,测试抵抗自然风侵蚀的能力是衡量抑尘方式实际使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解建筑施工现场常见抑尘方式的抗风蚀性能,对密目网抑尘、喷洒纯水抑尘、喷洒抑尘剂产品抑尘的多种治理扬尘方式进行模拟十级风环境下的抗风蚀测试,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不同函数下的风蚀时间-质量损失率曲线。结果表明,喷洒抑尘剂产品抑尘的抗风效果较好,同时较为符合化学抑尘剂高效环保的要求。

    2025年07期 v.51;No.299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装配式叠合莲藕梁一体化预应力结构施工技术

    朱苗苗;刘海峰;王宏俊;

    为推进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从创新结构设计、优化工艺方法、强化技术应用、深化绿色建造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论述装配式建筑莲藕梁一体化预应力结构技术体系,技术方案采用一体化预制装配+后张法预应力技术施工方法,整体遵循预制构件与预应力一体化成型,现场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后张法吊装施工为原则,实现了装配建造技术在梁柱节点处的装配强节点设计与施工,对整体装配建筑结构体系抗震有利,技术方案经专家论证,可行有效,校企联合研发,共同助推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

    2025年07期 v.51;No.299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山区河流桥梁的型钢石笼筑岛围堰的施工工艺

    黄龙江;

    针对山区河流桥梁的筑岛围堰施工存在一定困难、研究尚不充分的问题,选取典型案例,研究型钢石笼筑岛围堰的施工方案。基于施工图,结合当地水文和地质资料、场地布置情况,阐述施工工艺,估算工程量,制定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指导现场施工作业的实施性专项方案,说明施工过程的重点注意事项。研究结论确定了筑岛围堰的方案和尺寸。在筑岛围堰材料来源、筑岛围堰施工、筑岛围堰钢栈桥、子围堰施工等方面,编制筑岛围堰的实施性专项方案。总体评价是施工方案能解决大渡河中桥梁的筑岛围堰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可以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具有全面性、具体性、易操作性及管理便捷性,展现其科学性和实用性。研究成果对于同类桥梁围堰工程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2025年07期 v.51;No.299 111-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跨度公建低温辐射供暖/供冷系统施工技术

    刘新星;丁建;郑征;张慧木;邓凡宇;

    地面辐射采暖是一种节能并对房间热微气候进行相应调节的供暖系统,是一种世界公认的卫生条件和舒适程度极佳的供暖方式,在对地面辐射采暖系统足够的接触了解后,人们很自然地想到辐射供热系统能否用于辐射供冷。目前,在国外一些地下车库、购物中心、体育场等大空间的建筑中广泛使用地面辐射系统双用进行供暖/供冷,冬季利用集中热源取暖;夏季利用外部蒸发空调机组制备出高温冷水,利用水蓄冷特性,起到了良好的冷却降温和削峰填谷作用。针对车站内部对人流量、空间利用率、冷热负荷的多种要求,采用低温地板辐射末端供暖/供冷系统共用的方式,提升候车区域的空间,减少夏季末端空调设备初始投资和后期运行费用。

    2025年07期 v.51;No.299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监控技术

    王鑫;孙承林;白万帅;

    以某公路45 m+70 m+42 m连续梁桥施工项目为例,从监控方法论述、有限元模型建立、高程监测、标高计算、线形控制、应力监测等多个角度分析和研究采用挂篮悬臂施工法的连续梁施工监控关键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纠偏,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及成桥后结构的受力状态及线形与控制目标相同,说明该控制方法应用效果良好,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5年07期 v.51;No.299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层建筑铝模板施工技术研究

    卞广勇;

    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大,对模板质量要求高。鉴于此,将铝模板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并分析其应用特点;随后,以某高层住宅建筑为依托,制定铝模板的施工方案,并从施工准备、铝模板安装、铝模板拆除等方面分析铝模板的施工工艺要点;最后,建立铝模板施工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加权法对高层建筑的铝模板施工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铝模板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为类似项目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2025年07期 v.51;No.299 121-12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设计要点

    张继鲁;华佳;宋建军;

    就附着式起重脚手架的安全设计展开要点及解析研究,首先,介绍附着式起重脚手架在建筑工程中的大量使用,并指出其负责支撑和运输工人的重要性;其次,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套有效的安全设计要点,从而降低附着式起重脚手架发生意外的风险;接着,介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与过程,包括对相关安全规范和规定的调研,以及现有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总结,通过实地查看和数据收集,得出一些关键的结果与发现,包括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中存在的结构强度不足、安全承载力不确定等问题;最后,本研究总结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与影响,并提出安全设计要点,包括合理选材、明确承载能力等。研究成果对脚手架的附着式升降安全设计意义重大。

    2025年07期 v.51;No.299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早期开裂的施工控制与管理

    孙玉超;高健;张洪超;

    为进一步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早期开裂,提出利用水泥、粉煤灰、硅灰、聚丙烯纤维、自愈合剂(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剂)、减水剂等材料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进一步分析不同掺量的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剂对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及裂缝宽度愈合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剂掺量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当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剂掺量为H4时,混凝土强度达到最高。但过量的沉淀剂会使混凝土内部结构疏松,孔隙率增加,从而影响强度的进一步提高。且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剂掺入混凝土内部时(H2~H4),混凝土内部裂缝宽度逐渐下降。

    2025年07期 v.51;No.299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LC轻质隔墙板施工技术研究

    张健;于丹;李正超;

    ALC轻质隔墙板,也称蒸压加气混凝土结构挡墙板,由三种重要元素组成,即石灰、水泥和硅砂,具备优异的耐火、防潮、隔热、隔音等功能,它的最佳性能体现在薄板的设计,轻质的质地,减少了占地的空间,而且ALC板表层经过多次腐蚀,仍然具备较高的强度,结构紧凑,施工快捷,对人员要求低,适用领域宽泛,使用效果极佳。因此,ALC结构的内壁屏障在当今的建筑设计当中被普遍采用。

    2025年07期 v.51;No.299 131-13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深浅基础交界处狭窄区域单侧支模施工技术

    马涛;

    春南安置小区建设工程西区工程体量大,深浅基坑交接位置较多,工程围护桩与深基坑地下室外墙距离过近且此情况大量存在,如在狭窄空间下按常规双侧支模施工必出现模板安拆困难、防水及肥槽回填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无法保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现场施工时采用单侧支模代替剪力墙结构外墙双侧支模技术,利用模板背面加设钢管斜撑的方式代替止水螺杆进行加固,有效地避免了材料用量大、施工效率低、施工安全风险大等缺陷,保证了模板安装的施工质量,同时通过提升操作便捷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实践表明此方法既保证了外墙混凝土成型质量,又减少了渗水隐患,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025年07期 v.51;No.299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材料选择与应用

    刘辰浩;

    在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关键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对于工程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内容包括对金属材料、混凝土、玻璃和绝缘材料等主要建材的性能分析。材料的选择需要从强度、稳定性、耐久性、耐候性、施工性、成本和环保可持续性等方面考虑。同时对预制构件、钢结构施工、现浇混凝土和绿色建材的应用工艺进行论述,进一步从力学、热工、隔音、耐久性等方面综合分析建材的性能,以期为建筑施工中材料选择提供科学指南,以提高工程质量,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2025年07期 v.51;No.299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园林景观仿古建筑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刘晏长;

    为了满足园林景观仿古建筑的形态设计要求,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针对性设计是极为必要的,为此,提出园林景观仿古建筑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以亭廊建筑为例,采用直螺纹连接方式进行建筑主体结构钢筋安装;考虑到亭廊建筑的钢筋密集,所以通过分层浇筑,结合振捣,按照先柱后梁的顺序完成墙体浇筑。在柱脚缝隙填补过程中,选用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作为填充材料,完成柱脚的施工。由此,完成园林景观仿古建筑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2025年07期 v.51;No.299 142-14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现场施工及管理研究

    冯小洮;

    园林景观系统作为现代城市发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城市生态环境和微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把审美内涵与景观功效深度结合在一起,有效回应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尽管景观园林建设综合效益显著,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难题。在当前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急需建立一种全过程控制机制,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切实保障施工质量,充分发挥其生态调控、空间美化和文化承载功能。

    2025年07期 v.51;No.299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装配式建筑中的机电工程模块化施工技术研究

    廉恒智;

    在建筑工业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机电工程的模块化建造技术已成为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机电安装施工过程繁琐、资源消耗大、现场协调难度大等问题,探索BIM技术驱动的模块化施工系统,实现机电工程全周期管理的优化。通过建立BIM三维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模型,进行模块化划分,结合激光扫描和信息化造型技术,实现设备和管道的精确划分;利用高精度的预制工艺完成模块的加工;以某高层建筑冷冻机房为例,采用BIM虚拟模拟指导模块进行装配,以验证技术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块化建造方法,可减少现场安装时间67.6%、经济性指标提高到1.38、工作时间缩短75%、事故发生率降低87%、预制率提高到82%,实现资源节约和污染控制。为我国建筑产业化提供一条可重复使用的技术途径,促进机电工程向标准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促进建筑业在“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7期 v.51;No.299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路桥·场道·航运

  • 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在边坡监测中应用与研究

    李博;韦家星;黎付安;刘涛;李杭哲;

    在公路建设或运营期间,边坡失稳滑塌威胁公路安全,对边坡失稳风险进行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托广西某高速公路的路堑边坡为例开展研究,首先在定性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划分边坡失稳风险等级,基于评价结果制定监测方案;然后应用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固定测斜仪、物联网构建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对边坡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该系统成功对边坡失稳过程进行监测预警,为边坡失稳滑塌处治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2025年07期 v.51;No.299 150-15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岩溶区隧道开挖变形规律研究

    黄乐乐;苗建青;陈小伟;夏林枫;

    以天峨至北海公路段勤兰隧道为例,采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及CRD法开挖岩溶区隧道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CRD法较双侧壁导坑法更能有效控制岩溶隧道围岩的变形,且双侧壁导坑法上下台阶间距5 m循环开挖与CRD法左右导坑间距10 m循环开挖最大变形值基本相等。因此,为今后类似岩溶隧道施工提供施工方法选择的依据。

    2025年07期 v.51;No.299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公路岩质边坡灾害防治方案研究

    王振翠;

    岩质边坡灾害具有突发性、隐蔽性且防治难度较大的特点,严重威胁公路通行安全。结合工程实例,首先基于现场调查获得岩质边坡可能破坏范围和主要岩体结构面信息,然后采用赤平投影和CSMR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评估,得出该段岩质边坡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如果不及时处置,可能进一步引发更大规模崩塌破坏,最后提出清方+支撑墙+路肩墙方案与刷坡+清方+主动防护网防护两种方案,经过对崩塌变形模式分析以及经济比选,推荐方案一为处治方案,为该段公路岩质边坡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2025年07期 v.51;No.299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模糊决策的城市轨道交通风系统与水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孔敏;侯凯娟;

    城市轨道交通风系统与水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环境的稳定性,提出基于模糊决策的城市轨道交通风系统与水系统协调控制方法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风系统和水系统之间在运行过程中的关联关系,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风系统与水系统的协同模型,在控制阶段,引入模糊决策机制,构建一个标准化的城市轨道交通风系统与水系统控制决策矩阵,并利用环境管理要求属性,将其转化为综合决策矩阵,将矩阵中最大值对应的控制决策作为最终的控制参数。在测试结果中,测试地铁站内环境温度波动稳定在0.2℃以内,湿度波动范围稳定在1.0%以内,均相对平稳。

    2025年07期 v.51;No.299 161-163+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桥梁伸缩缝病害分析与养护维修技术探讨

    田伟;彭铖;孙艳刚;安曙浩;许守岩;

    以桥梁伸缩缝为研究对象,从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和伸缩缝本身等方面,对桥梁伸缩缝的病害类型进行分析,阐述伸缩缝对桥梁结构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性,研究桥梁伸缩缝破坏的原因,并就伸缩缝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养护关键控制点等方面进行相应介绍,以保证桥梁伸缩缝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能正常工作,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025年07期 v.51;No.299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性能隧道内壁瓷化涂料的制备及应用探析

    刘泽清;

    探讨高性能隧道内壁瓷化涂料的制备及其在铁路隧道维护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强调隧道内壁瓷化涂料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对提高隧道耐久性、减少维护成本和改善隧道内环境的贡献。介绍瓷化涂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并设计出满足性能需要的配方。在制备工艺方面,对原材料选择与处理、生产关键步骤和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详尽的讨论。最后探讨瓷化涂料在铁路隧道内壁的实际应用技术。通过对一些关键因素的分析,为隧道内壁瓷化涂料的制备及应用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25年07期 v.51;No.299 168-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长大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需风量的计算

    吕孟天予;

    当前隧道通风设计中需风量计算形式多为区段式,测算的范围小,致使最终得出的需风量计算均值差增大,为此提出对长大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需风量计算的新方法研究。根据当前测定,先进行隧道通风标准、通风面积测定,采用多层级的方式,扩大测算的范围,计算交通风等级。构建长大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需风量测算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边界核定的方式来实现需风量计算。测试结果表明,对比传统多维智能化长大公路隧道通风设计需风量计算方法、传统CO隧道需风量计算方法,新方法设计的动态长大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需风量计算方法最终得出的需风量计算均值差被控制在2.5以下,说明设计的长大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需风量计算方法的针对性与稳定性更高,测算的结果也更为精准可靠。

    2025年07期 v.51;No.299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等级公路施工风险评价

    李兵;周蔷;黄永婷;李磊;

    近年来,高等级公路建设过程中事故频发,不符合当前高质量发展要求。为系统、准确地提取高等级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采用WBS作业分解结构识别出了通用作业、桥隧施工、路基路面施工等作业流程中的97个风险因素,结合因子分析法对风险源进行删减和分类,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贝叶斯网络风险评价模型,以徐淮阜高速公路淮北段作为算例,对初始识别的风险源清单进行删减以及相关指标的量化,发放了168份关于指标设置合理程度和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损失等级的五级评分调查问卷,风险识别后得到一个15类、45个风险因素的清单。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风险等级L(低风险)、M(中等风险)、H(高风险)的代换,并导入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学习后逆向推理,得到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对该项目风险管理影响较大的有安全管理会议与培训、材料质量控制管理、临时结构方案、夜间施工、桥塔与墩柱施工等11个因素,据此提供定期检查、定期培训、提供防护装备、提前制定计划等管控措施。

    2025年07期 v.51;No.299 175-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川西高原美丽乡村路建设对策——以白玉县乡村公路为例

    张昱翔;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地处川西高原,高海拔、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交通发展滞后、路网薄弱。研究了交通建设、旅游资源独特丰富、路网的通达性,对该地区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影响,根据白玉县美丽乡村路规划建设+“旅游、生态、安全、管养、灾害预防、项目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为类似地区美丽乡村公路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

    2025年07期 v.51;No.299 181-185+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碳”背景下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赵云峰;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桥梁工程施工迫切需要新技术、新方法以降低碳排放。针对“双碳”背景下的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分析全生命周期内桥梁工程的碳排放特点,通过对桥梁工程施工前期、施工过程、运营维护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分析三个阶段桥梁工程施工的碳排放主要来源及其特点。从新型材料的应用、能源管理与优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个方面阐述降低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碳排放量的方法,以期为实现绿色、环保、低碳的桥梁工程施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25年07期 v.51;No.299 186-18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初探

    梁斌;

    软土路基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较差的承载能力,若未予以处理会影响公路的施工质量和耐久性,增加养护管理成本。为解决公路软土路基问题,以山西省某国省道公路为例,基于软土路基地质情况,确定换填法+强夯法+注浆加固法施工技术工艺,经质量检验,该公路软土路基回弹模量提升>50%,承载能力>200 kPa,有效解决软土路基问题。

    2025年07期 v.51;No.299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路填筑路基沉降监测方法、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冯志强;

    公路填筑路基沉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填土高度、填土速度、交通荷载、地下水位等,在公路填筑路基沉降监测过程中可以选择沉降板、测斜管、全断面沉降管、边桩等方法,配合强夯法、土工格栅、水泥搅拌桩法、预压施工、控制沉降精度和沉降发生率等手段,在公路填筑路基沉降施工控制过程中做好前期准备、加强路基填筑与压实质量控制、实时监测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优化路基荷载重量控制、落实公路路基排水维护工作。

    2025年07期 v.51;No.299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动设计在山区施工便道设计中的应用

    方靖;方婷;

    施工便道是山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的生命线,施工便道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至关重要。为弥补传统便道设计方法的不足,降低设计人员工作强度,故采用自动设计软件。根据现有规范和施工标准,通过导入数据、自动设计、交付成果等,为山区施工便道设计提供一种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此方案已在两个山区施工便道项目中成功应用,其经验可为其他山区施工便道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性的参考。

    2025年07期 v.51;No.299 1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道桥施工技术与材料在改进行车安全中的应用

    余黎明;

    为了研究提升公路桥梁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通过对桥梁施工中应用的新技术与材料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基于对桥梁施工中新技术与材料荷载作用下性能模拟参数的分析理论,采用套管同心压缩及弯曲应力等测试方法,重点研究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桥墩柱中使用玻璃纤维套管具有良好的前景,因为这有助于提高这些结构的强度和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桥梁建设领域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2025年07期 v.51;No.299 20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工程管理

  • 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应用

    徐静珂;周桂杰;

    随着智慧建筑的发展,建筑业的技术越来越先进,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用于建设工程的管理也越来越普遍,就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方案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扩建改建阶段的应用展开介绍,并以具体实例应用进行分析,从而结合不同的特点将BIM技术应用于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中。

    2025年07期 v.51;No.299 204-206+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前景理论的EPC+全过程咨询模式下博弈研究

    王秀秀;吴庆平;汪芳芳;

    采用前景模型,根据EPC+全过程咨询模型下的特殊参与方行为决策相互作用,建立EPC企业与全过程咨询方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双方演化博弈模型的稳定点,对影响双方初始意愿的战略决策进行数值模拟,并考虑博弈系统均衡点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风险回避程度和积极合作成本制约了双方的积极合作;风险态度关系、对合作伙伴的额外利益和在不合作时的投资利益损失值促进了双方积极合作;不合作损失分享系数与双方合作收益分享系数对双方的积极合作意愿影响存在某一阈值。据此提出加强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的工程教育,合理使用BIM技术、构建高效透明的信息沟通渠道与协调机制,力求增强各方协调概率。

    2025年07期 v.51;No.299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联机工程施工资料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山东省为例

    张浩;孟祥吉;

    由于资料员对多联机空调系统专业知识的储备不足,常出现施工验收资料编制错误的现象。为了使多联机工程施工验收资料的编制更加详实、准确和规范,以山东省施工资料管理规程为例,指出了在多联机施工验收资料编制中存在的表格应用不准确、参数填写错误等问题。并通过多部施工验收规范相结合的方法介绍针对各问题的解决方法。

    2025年07期 v.51;No.299 21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设场地土方工程量审核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李晓溪;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关人员经常要对施工单位的土方工程量进行审核,确保其数据的真实和结果的准确。土方现场的形态一般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的测量仪器和软件进行测绘和计算,容易出现各种原始数据失真或者计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以审核人员的角度,分析常用的数据测量采集方法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包括水准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RTK测量法和无人机测量法等,并对后期数据处理和计算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包括数据和图形是否一致、土方计算软件的选用、土方计算方法的选用和三角网的优化等,对审核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025年07期 v.51;No.299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建设经济

  • “双碳”背景下发展绿色建材的经济效益

    甘露;

    随着全球极端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旨在通过降低碳排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建筑行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发展绿色建材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比C30等效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碳排量,测算得出每1万m~3产量,等效混凝土碳排量为1 874.36 t,减碳率36.3%。建材行业减碳任重道远,因而就当前低碳经济下绿色建材的发展和推广等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2025年07期 v.51;No.299 218-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动态成本控制研究

    宋晨旋;

    针对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传统静态控制方法存在的响应滞后、数据偏差等问题,基于动态成本控制理论构建全过程管理体系,系统阐述动态成本控制在设计及施工阶段的具体应用路径,创新性提出由动态成本指标、管理模型与挣值法构成的三维控制框架。依托某市政道路工程实证表明,通过智慧调度优化人工配置使人工成本节约11%;材料采购实施动态需求计划与零库存策略,实现沥青单价降低5.2%、钢材损耗率仅0.5%,材料总成本降幅达6.8%;机械管理采用智能协同作业使整体机械成本减少14.6%。对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益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与方法参考。

    2025年07期 v.51;No.299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IM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的试点应用

    彭德元;戴路;郭广健;

    为探索BIM技术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兖州分中心通过政策分析、案例研究和实践总结等方法,研究BIM技术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的试点应用。结果表明,BIM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设计协同性,减少施工阶段的错漏碰缺问题,并为项目运维提供数字化基础;当前BIM推广面临应用积极性不足、取费机制缺失和技术适配性等挑战;政策引导与示范项目是推动BIM规模化应用的关键。可见,通过完善标准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和开展全周期试点,可加速BIM技术与建筑产业的深度融合,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路径。

    2025年07期 v.51;No.299 224-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安全与消防

  • 自建房的安全无损检测实例解析与策略建议

    贺志刚;周振国;李武龙;

    针对自建房安全鉴定的紧迫需求,运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湖南省新化县某镇自建房进行实例分析。通过检测结构裂缝并分析其成因,验证无损检测技术在自建房安全鉴定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非破坏性、快速、准确等特点,在自建房安全鉴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结合实例,提出提高鉴定人员素质、推广无损检测技术、建立安全信息数据库和强化公众安全意识、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强监管力度等策略建议,旨在提升自建房安全鉴定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国自建房安全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2025年07期 v.51;No.299 228-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心理疲劳视域下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豪杰;刁孝川;朱葛雅;计薇;刘琪芳;

    施工现场环境恶劣,现代化施工、机械化施工程度低;施工人员受文化程度较低,安全问题时常出现,施工人员心理因素与安全问题存在相关性,但是现有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基于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识别建筑工人基于心理疲劳视域下的不安全行为,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个体因素、人际关系、情绪因素和工作环境均为心理疲劳视域下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因子,但人际关系对于安全问题的影响最大。研究成果能够为探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有效应对解决途径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7期 v.51;No.299 232-236+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支撑稳固技术在坍塌建筑救援中的应用

    唐虎潇;

    结合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坍塌事故中支撑稳固技术应用情况,对救援人员主要使用的三种支撑稳固技术从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应用要求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狭小受限空间、大面积受损墙体、大面积受损楼板、门窗巷道救援环境中支撑稳固技术的技术应用、应用程序、应用要点进行研究,旨在为救援人员在坍塌建筑救援中更加科学、安全、高效、合理使用支撑稳固技术提供理论参考和解决措施。

    2025年07期 v.51;No.299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四川建材》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收录期刊、“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维普网收录期刊、超星“域出版”平台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ACJ中国应用型扩展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国家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收藏期刊。本刊热忱欢迎广大工程建设、建材行业的科研、设计、施工、教学、生产应用、流通领域企业和院校相关从业人员踊跃投稿。

    2025年07期 v.51;No.299 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