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0
期刊简介
《四川建材》杂志简介
《四川建材》是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主管、四川省建材工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四川建材杂志有限公司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为广大工程建设、建材行业的科研、设计、施工、教学、生产应用、流通领域企业、学校、院所以及业界人士服务。主要反映国内外工程建设、建材行业的生产应用、科研、设计、教学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新成果(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动态,行业政策以及指导产业导向的国家法规。
《四川建材》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51-1175/TU;ISSN 1672-4011;辟有“建筑材料”“绿色建造”“智能建造”“质量检验与控制”“资源与环境保护”“建设经济”等栏目。自1975年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是我国工程建设、建材行业领域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主编:郑宇
副主编:文辉
责任编辑:刘裕涛;何志明
助理编辑:胥涵;陈茂
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演化规律
李赵鑫;刘佳俊;随着混杂纤维在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探究混杂纤维种类对高强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影响规律尤为关键。为研究纤维类型、纤维尺寸和纤维掺量等对高强纤维混凝土(HSFRC)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筛选出合适的混杂纤维类型和掺量,设计高强纤维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和劈拉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入有机纤维替代钢纤维会降低HSFRC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相比之下,掺入1.0%TX12型有机纤维对于HSFRC的抗压强度影响最小,掺入0.5%TMA20型有机纤维对于HSFRC的劈拉强度影响最小。最后,结合各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掺入体积分数为1.0%的TX12型有机纤维可以在保证较高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同时,实现更佳的经济性和耐久性。
钢-聚丙烯混掺纤维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袁继峰;王卫;管皓楠;孙宇琪;施贝尔;为促进固废资源化利用,通过混掺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提升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选取100%再生粗骨料替代率,设计制备了9组混掺纤维再生混凝土试块和1组无纤维掺入的基准试块,系统开展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混掺两种纤维的协同作用下,钢纤维2%与聚丙烯纤维0.2%掺量组合可使抗压强度(49.58 MPa)和劈裂抗拉强度(4.55 MPa)达到峰值,较基准组分别提升5.7%和41.7%,并改善试块脆性破坏特征;抗折强度最优掺量为钢纤维3%与聚丙烯纤维0.2%,此时强度值达7.96 MPa,增幅为52.8%。研究结果可为建筑固废资源化制备高性能混凝土提供理论支撑。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和易性研究——RAP加热温度的影响
孟令国;刘志国;谢韦韦;祖元哲;万磊;为准确评价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和易性,通过自研沥青混合料拌和和易性测试装置及提出的评价指标研究了RAP加热温度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和易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使用提出的沥青混合料拌和和易性评价指标:最低拌和能耗,可准确反映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和易性的变化规律。其中,RAP加热温度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和易性影响显著,RAP加热温度越高,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和易性越好,但随着RAP加热温度超过130℃后,混合料拌和和易性提升的幅度明显变小。
基于裂纹密度演化的沥青疲劳与断裂特性
卢昌杰;孙彦广;梁铭媚;梁晓钰;武美强;为阐明沥青结合料在动态剪切疲劳载荷作用下的疲劳与断裂机理,基于裂纹密度演化理论,系统分析N7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在线性振幅扫描试验中的损伤演化行为,构建沥青疲劳性能多元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裂纹密度模型能有效表征多裂纹体系的损伤累积过程,沥青裂纹密度增长曲线呈线性-非线性增长的阶段特征;疲劳失效前的裂纹密度演化包括裂纹萌生与扩展两个阶段,因此,沥青疲劳寿命可进一步分为裂纹萌生寿命与裂纹扩展寿命,且裂纹扩展寿命占比较高,疲劳损伤主要在裂纹扩展阶段累积。改性剂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沥青的裂纹扩展寿命,提高了材料的临界失效阈值。
防空鼓瓷砖粘结剂的制备及粘结性能影响因素
董佳伟;李佳航;王佳怡;陶鑫欣;张静;瓷砖粘贴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空鼓现象,这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文章旨在探讨防空鼓瓷砖粘结剂制备以及不同条件下瓷砖粘结剂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对水泥基和反应型树脂基两种不同基底下粘结剂的制备方法以及粘结强度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了更好地了解粘结性的影响因素,分别从用料配合比、瓷砖类型和吸水率、外加剂以及环境条件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党的建设
公告栏
版权页
